在阅读中聆听并被照亮北大社旗下新品牌来了!

时间: 2023-09-11 13:25:03 |   作者: 哈希官网/HCH系列

产品概述

  北大社在丛书竞争的时代,有过很出色的产品,比如大家熟知的“十五讲”“是什么”两个系列。

  在我们看来,品牌就是用一个鲜明、感性的东西,包裹着一种理念。因为北大的传统,我们大家都希望这个品牌和五四、和启蒙有一定的联系。

  启迪即有启蒙之意,但启迪本身又不够感性(或说不够性感),所以就换一个字,让它更有诗意,这个字还和它后来的形象直接挂钩。

  为了寻找合适的形象,我们上下求索,从罗丹的《思想者》、德拉克洛瓦的“自由女神”到古希腊的“胜利女神”,还有毕加索、高更、梵高的一些作品里的形象,但最后还是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雕像的剪影,最适合做logo,这就是“启笛”的由来。

  我们的slogan有两个,“阅读中被照亮”“聆听智慧的和声”,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对视觉标识的一种澄清。

  我们期待的是,我们的书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点最初的促动,最终读者靠自己的感受和领悟实现自我的启迪。

  应该说,是和北京大学的传统有一定关联。北大在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思想启蒙。

  不过,这是一个民智觉醒的年代,启蒙这个词的说教味道太明显了。但我想任何时代,总需要一些内容的寻找和筛选者,把最好的内容分发给大众。

  这和纯粹的学术研究有所区分。比如,我们的“理解文库”,宗旨就是在中国崛起之际,也建构一种摆脱西方话语的新的世界认知。

  比如《自行车、港口与缝纫机》,从书名就能看出来作者的现实关切。他从亚洲几个国家的历史中,通过这一些日常事物,发现了西方的科技与亚洲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。这个研究非常新颖,同时又小中见大,还矫正了以往的西方叙事,能够说是“理解文库”里很典型的一本,也是一本典型的“启笛”式的作品。

  还比如《菜园简史》,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非常微观的主题,历史学界很少有人会关注到,但我认为这个主题,不但非常现实、接地气,而且还和我们每个人有关。这本小书有种新历史的馥郁清香和人文关怀的温暖,也非常的“启笛”。

  我们内部还有各种尝试。比方说,我们曾经讨论过快知识产品,并且命名为“闪读”。

  我们目前在讨论中的系列,是想把那些日常事物纳入到学术的视野里,这个系列叫“微光”。

  还有,对于国学和民间传统文化,我们不再走老的办法,想用更直接更有冲击力的方式来呈现其中的精华。

  但目前,我们已有产品的系列主要是以下几个:理解文库;新历史×可视历史;温故;微光等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我们还能为这样一个世界做些什么?“IDEAS 2023 · 营造未来”探索可持续未来

  FIFA:2023冬夏窗转会费73.6亿美元达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英格兰19.8亿居首

  ChatGPT网站流量连续三个月下滑:8月访问量下降3.2%至14.3亿次

  我们还能为这样一个世界做些什么?“IDEAS 2023 · 营造未来”探索可持续未来